小小丹青有天地 不教蝼蚁枉此生

  
文/沈桂方(摘自《文道月刊》第40期 1984年)


《聚》 吴亚鸿 1982 

   
     
  偶然的发现,或灵感一时的触发,常会令一位画家的艺术创作产生震荡,从而把他的艺术成就推向另一个高峰,达到更高的境界;这个偶然,改变了吴亚鸿君的艺术方向,提高了他的创作水准,亦带给他无比的荣誉。

  亚鸿君年少时酷爱艺术,后得艺苑名宿庄金秀先生指点,画艺一日千里,屡有突破。

  近三、四年来,亚鸿君逐步摒弃传统的绘画创作,专心寻求自我艺术表现,经过不断的思考和蜕变,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艺术风格——水墨平面艺术。

  平面艺术,西洋绘画早已有之,惟在水墨画方面,却鲜有听闻,主要原因可能是,水墨画家有者不愿放弃传统的旧包袱,或是嗤之以鼻,甚至有些在作强烈的排斥。放眼我国水墨画家群,唯独亚鸿君一人,在这方面执著探寻,勇气可嘉。

  据画家本身透露,他早期的平面水墨画创作,尚保留平浅的透视原理,直至近期,才作完全平面的尝试;画中的小动物也由麻雀、蟑螂和蜘蛛而到现在的蚂蚁群。至于为什么会放弃麻雀、蟑螂和蜘蛛而改画蚂蚁群呢?亚鸿君认为,上述三种素材,体积过大,墨点太重,很难把点线要素,构成抽象的画面。

《对语》 1981


  谈起用蚂蚁群作为绘画素材时,亚鸿君这样说:“一日在厨房搬动厨具,无意中瞥见地上一群蚂蚁,有规律地向四方爬动,像是为本身生存而努力奋斗,正合乎我们竞争社会的形态,灵光一闪,得了启示,就这样,我把它们画入作品中。”单单数语,道破了画家改变绘画素材的秘密。

  亚鸿君的作品,构图相当谨慎,一笔在手,左横右直,笔笔分明,一幅画中蚂蚁几乎布满画面,为数不下三五千,却难得他画来一‘蚁’不苟,作品虽少了水墨的磅礴气势,可是富具图案的韵律美,很合乎时代的艺术潮流。

  在同一类创作中,这位画家已能把笔触用得越来越简练,绘画素材也有独沾一味的趋向。对于这些转变,好坏一时难于评估,然而却是艺术修养演进的过程。

  环顾我国周遭水墨画家,年方而立,且作品深受国家画廊有关当局的器重,和外国旅客抢购者为数不多,亚鸿君便是其中一位。
  

Comments

musica said…
小小的螞蟻,
黑黑的蟑螂,
在很多人眼中,不很入眼;
在吳老師畫中,都很入畫.
wuyahong said…
蚂蚁和蟑螂,
都是不起眼的小东西,
可生命力却是很顽强。

我喜爱它们,
因为它们小的很可爱,
小到很容易看进眼里,
甚至可以深入心坎里。

我更激赏它们的顽强生命力。

冀望小小黑黑留得长长久久。
musica said…
小小黑黑留得長長久久.
大大白白無奈短短暫暫.
wuyahong said…
大大小小,
黑黑白白,
林林总总,
形形色色。

长久短暂,
一切都美。
jiubo said…
这个社会不是由许许多多小市民所组成的吗?
他们的存在,根本不抢眼,也没让人多看一眼。然而,他们也不是好好的活下去?
吴老师的这幅‘蚂蚁’大作,是我最爱的其中一幅。它让我看出它的纹路,如行云,又如流水。本来让人看了生厌的小蚂蚁,在画里是那么可爱,有秩序地列队入场,百看不厌。
wuyahong said…
谢谢校长的话语。

《聚》作品中蚂蚁爬走的纹路,
试图表达‘一朵盛开的莲花’。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Sunday People  Niu strokes

蚁艺随想 ——读吴亚鸿“蚁聚人生”组画

亚鸿涂鸦————吴亚鸿水墨涂鸦